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年产量超过3500万辆,均已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自行车保有量约4亿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接近传统自行车,成为群众中短途交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电动自行车为方便群众出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普遍欢迎。但一些驾驶人的不规范驾驶行为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压力,比如不戴头盔、超速闯红灯等。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事故率也不断攀升。报告显示,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连续五年出现同比增长,在非机动车品类中占比达75%。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缺乏交通风险意识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有将近30%的用户有骑电动自行车的同时使用手机的习惯。相关数据指出,一边骑车一边接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平时的2.8倍,而一边骑车一边玩手机、刷视频、看微信等,发生事故的概率则是平时的23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表示,电动自行车在城市短途出行方面优势明显,如果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级政策制定者将会更加重视电动自行车在交通体系中的价值,电动自行车的优势和作用也将得到更好发挥,城市短途交通将会更加高效。 提升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性,必须提升群众的出行安全意识。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科研督导认为,开展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宣传教育很有必要,能够帮助驾驶人员学习日常驾驶的基本安全知识,有效提高交通风险防范能力。 可以看出预防对于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的重要性。以前,不少人驾驶电动自行车没有戴头盔的习惯。自2020年6月份“一盔一带”政策推广以来,用户佩戴头盔的习惯正在形成,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较之前下降了11.7%。 专家表示,佩戴头盔只是其中一项,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安全防护意识。据统计,死亡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中,80%以上是未戴安全头盔。有测试显示,在时速10公里情况下,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与车辆发生碰撞后,头部与路面发生二次碰撞,不佩戴头盔的HIC(头部损伤指数)值高达1756.3;而佩戴头盔情况下HIC值为235.8,是轻微擦伤程度。由此可见,戴头盔能降低事故发生时的伤亡率,是有效保护骑乘者生命安全重要且必要的手段。 根据对全国近百个城市交警的调研,在日常骑行过程中仍有80%以上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存在“不主动避让大货车”“横穿马路不减速”等现象,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电动自行车骑行驾驶人要特别注意识别大货车“盲区”。对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而言,最易引发事故的是大货车。大货车右侧转弯时形成的“内轮差”盲区,又被称为“死亡盲区”,如果电动车驾驶人在大货车右侧骑行,被卷入车底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表示,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本在于预防。针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实际骑行场景,提出了“防预性驾驶十原则”,包括骑行前务必检查好车辆装备佩戴头盔,保持专注驾驶,注意交通信号,谨慎路口穿行,保持车距安全跟车,识别车辆“盲区”等,重点强调了大货车“死亡盲区”“鬼探头”等常见的交通事故场景,强调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和防预动作。 驾车经过路口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通行。电动自行车在发生意外时更容易遭受伤害,更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灯不抢行,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通行! 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出行安全意识,不仅是驾驶人的责任,还需要政府、行业、用户三方共同努力。 政府层面,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超标电动自行车,加强电动自行车的销售监管,严厉打击车辆违法拼改装、解除限速等违规现象。企业层面,生产企业须加强车辆硬件安全管理,避免用户随意拼改装、提升限速等行为。必要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干预,避免“多人骑行”“不戴头盔”等危险行为。用户层面,要积极遵守交规、拒绝改装,主动学习防预性驾驶知识。 未来城市的出行是立体化出行,而电动自行车则是更减排、成本更低、更高效的出行方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一定会得到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