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何解?代表、委员建议

时间:2022-01-10 11:17:59来源:新京报作者:点击: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楼内充电导致火灾频发,造成多起严重人员伤亡事故。去年8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同时,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场所。

据交管部门统计,北京市现有300余万辆合规电动自行车。由于配套充电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除了高层建筑仍有市民推车上楼外,一些老旧小区市民飞线充电也屡禁不止。今年北京“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很关注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问题,从建设、推广、运营、管理、执法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2021年5月25日,北太平庄街道师大北路21号院,工作人员把电动车推入电梯,电梯阻车系统会控制电梯停止运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问题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与充电设施数量不匹配

“电动车违规充电难禁问题比较普遍,新建小区好一些,老旧小区问题比较多。”丰台团人大代表施颖秀是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的负责人,因为经常要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她对一些小区内电动车上楼充电的现象感受极深。

“现阶段影响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最大问题,就是市民的充电方式不专业,使用规范化的充电桩充电还不是大家的主流选择。”市政协常委宋慰祖认为,限制电动自行车上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问题,首先要尽快补充数量足够的专业充电设施。

“电动自行车由于其价格便宜、速度快、不堵车等优点,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和城市服务标配。”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尚祖国走访发现,相对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目前充电桩数量显著不足,这是造成大量电动车、电池入户充电现象的根本原因。

市政协委员、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朱良在调研后也注意到,“北京的电动自行车有数百万辆,但无论是高层建筑、多层建筑还是老旧小区、胡同平房,都缺乏足够的充电桩,车主在家充电或者在工作场所充电的现象比较普遍。”朱良表示,不论是把电池拿回家充电,还是从家里飞线到楼下充电,都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由此发生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建议1 推广

充电桩要科学选址 引导消除群众顾虑

记者此前走访时发现,目前,北京市的不少小区都陆续建成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不过,由于市民对于这样的设施还不是很了解,往往会有一些抵触情绪。

北京某小区的物业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小区在建设首个充电车棚时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主要是居民都想用充电车棚,但都不想装在自己楼栋前,害怕不安全,尽管我们做了很多的解释,但部分居民依然有抵触情绪,最后我们和社区商量后,只好装在物业的办公室门前了。后来大家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充电方式,顾虑情绪也就消除了,现在我们小区内的第二处充电车棚已经建成,第三处充电车棚也正在规划中。”

这位物业经理遇到的情况并不鲜见,居民对于充电需求和安全顾虑的矛盾是阻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尚祖国表示,目前,市级和区级层面在建设充电桩设施方面的资金补贴力度很大,但由于绝大多数小区未给电动自行车预留充电桩位置,还有市民担心在自家周边设置充电桩有安全隐患,并且电池容易被盗,导致数量增速缓慢。

为此尚祖国建议,一方面要科学合理选址,并在充电桩周边增加必要的防护隔离、防盗监控设施,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消除群众顾虑。另一方面要着力增加工厂、学校、公司单位附近开阔地段充电桩数量,并严格控制充电价格,鼓励群众在工作单位和公共区域充电。

2021年8月27日,朝阳区建东苑社区的一名居民推着婴儿车走过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建议2 建设

打通部门壁垒 解决审批流程长等问题

在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审批涉及部门多,流程较长”,这同样也亟待解决。

宋慰祖认为,建设符合规范的安全充电设施,需要加强部门间协同。解决居民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时遇到的空间不足、无处建设、审批流程长等问题,需要打通属地政府、电网、消防、物业等多部门间的“壁垒”,“劲儿必须往一处使,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各种审批流程,把充电车棚建好。”

建议3 管理

建设电动车充电设施 须有顶层设计

北京不少小区已经或正在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同时,也通过对电梯加装图像识别监控探头的方式,杜绝推车上楼。通州张家湾镇还试点了为电动车电池植入芯片,在楼道内安装电子围栏,车主若违规携带电动车电池上楼充电,系统将通过声音进行预警,以此避免电动自行车进楼,降低电动车室内火灾发生率。

不过,朱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标准还未能统一。

他发现,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至少有两种类型。一种直接在电动自行车上给电池充电,需要在电动自行车停车位附近有充电桩,为避免现场的充电线拉出来太长,一根充电桩只能给少数几辆车充电。另一种单独给电池充电,可以建设抽屉式充电柜,同时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池充电,现场没有飞线乱拉,但需要占另外的场地,还要建配电、消防设施。

朱良表示,很多小区都在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但规格五花八门,安全措施也不一样,未必全部符合标准。

他认为,要满足北京市几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充电需求,必须有顶层设计,拟定不同的充电方案,规划相应的场地,寻求投资来源,完善消防措施,在社区中落实管理责任。

为此,朱良建议,由相关部门制定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设施网点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制定在社区内和路侧自行车停车区域内设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建设条件、总量布局、安全规范,此外,还需制定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建设标准、规格系列、安全消防要求,指导各区在有条件的居民小区建设集中式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

建议4 运营

打造电动自行车充电产业 完善市场解决充电难困境

 

建议5 执法

加大对违法个人的教育处罚力度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