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棉服、黑手套、双肩包,脚下蹬着自行车——骑车上会,不仅成为任素永个人的标志,也是北京两会代表报到让人熟悉的一幕。他带来的建议依然与绿色出行有关: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的衔接问题。
“我今年带了四五项建议,其中最关注的是商业公司的共享单车和市政系统的公共自行车之间的衔接问题。”任素永平时坚持绿色出行,只要时间和工作允许,他都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我发现,现在骑共享单车的人越来越多,而骑公共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公共资源不能浪费啊。”
今年是北京市人大代表任素永第七次骑自行车上会,他的建议——升级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提高使用率。
2012年6月,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营,为鼓励市民短时骑行、少开私家车、租用即还,采取“免费+低费”的计时计费模式,租车1小时内免费骑行,之后每小时收费1元,每日累计收费不超过10元,连续租用不超过3天。
“但用起来比较麻烦。”任素永说,比如最初必须办卡交押金才能租车;必须在固定车桩点位取车还车;远郊区公共自行车站点少、各区租用系统各不相同……目前,城六区和顺义等部分郊区有千余处公共自行车租用点位,已纳入市级服务系统,刷手机也能租取,“但还有其他远郊区没实现。”任素永说。
任素永建议,细化全市公共自行车点位,合理布局,增加外围城区、远郊区的投放,“同时还要关注大型居民社区,如果存在出行最后一公里困难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设置公共自行车点位的方式弥补。”任素永说,相关部门牵头整合本市公共自行车租用管理系统,统一各区公共自行车的租车、还车、动态调控、维修运营的标准。他建议研发电子地图,“在一张地图上就能查询到全市所有公共自行车点位的位置、剩余车辆,这样运营管理部门也可以随时关注哪个点位车少了、没了,及时补充。”
作为在一线工作了25年的老交警,任素永还提出关爱人民警察的相关建议。他说,人民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交通管理、反恐、司法管理等多项责任,工作压力大、强度大、长期加班,身体得不到良好休养,经常有患病、因病牺牲的噩耗。任素永建议,从优待警,增强人民警察的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吸引更多人从事警察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