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不要让共享单车落入治理怪圈

时间:2018-12-06 12:54:24来源:自行车与电动车作者:李清点击:

        据了解,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暂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单车。至此,包括上海、深圳、广州、北京4个一线城市在内,全国共有12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同时,上海市还开展了近1个月的集中整治清理行动,一旦发现有新增投放车辆行为,通过核查确认后,将立即予以制止,并对相关企业予以曝光、作为企业违规行为记录在案。

       不可否认,前几年共享单车确实出现了野蛮生长的情况,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挤占公共资源的状况十分突出,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在经历了市场过度竞争、无序投放后,暂停投放给了政府和企业一个缓冲之机。这有效地纠正了市场失灵,起到了刹车作用,客观上也平衡和规范了共享单车的市场竞争。

       然而,之后的问题同样尖锐,那就是还要不要共享单车?

       如果主管部门长期禁止投放,任街边单车长时间损坏老去,能使用的越来越少,那么就意味着共享单车将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被逐渐淘汰,曾经热闹一时的共享经济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显然,这并不是各地政府管理共享单车的初衷。

       那么,共享单车到底有哪些好处?

       首先,共享单车符合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这也是人类未来可持续生存发展的方向;其次,它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难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共享单车出行,骑行共享单车已悄然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所以,在经历了对共享单车的“控”以后,似乎也到了要考虑有序发展的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暂停投放不是永久停止,不是禁止投放,更不是对破损的单车不更新。在各地对共享单车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对破损车辆及时更换、修理是科学管理共享单车的第一步,否则不能使用的单车无人管、无人问,占据城市资源,那将是更大的浪费和无序。

       而从长远来看,对共享单车是禁是治也要拿出一个有效的办法来。一禁了之的管理很简单,但也是各方获益最差的。政府管理是一项精细活儿,对一个新生事物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综合分析利弊,发扬有利的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消解不利的方面,这才是政府管理智慧与水平的体现。

       如果说暂停投放是面对共享单车管理困局的一个权宜之计,那么现在已经到了要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长期禁投不利于共享单车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甚至可能会形成“保护”早期投放企业的局面。这样做引发的后果就是市场一潭死水:存量企业无竞争压力,轻视管理,坏车越来越多,共享单车不仅无法有效满足市民出行,还变成了城市“包袱”。显然,充分开放的竞争、动态科学的管理应成为题中之义。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