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交通委主任透露,自去年9月本市对共享单车投放发出“限令”至今,全市投放运营车辆总数由235万辆降至220万辆。北京市将继续对共享单车进行总量调控,尤其加强地铁站、商业中心投放规划和管理。
共享单车 押金监管将出台新规
去年9月,市交通委召集各区管理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下发了“暂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车”的通知,当时全市投放运营车辆总数为235万辆。周正宇介绍,截至目前,车辆总数已控制在220万辆。
“将来总量上还是要做规划,各地区按照需求进行匹配。”尤其要瞄准地铁站、商业中心等集中停放区域,通过大数据需求调查做好投放规划,避免过度投放。同时,要求企业加强线下调配、码放,结合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进行管控。针对押金监管问题,国家正准备出台新的管理规定,通过政策规范押金管理,确保共享单车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职住平衡 将通勤时间降至45分钟
用“加减乘除”形象地比喻北京在治理交通拥堵大城市病中所做的工作,其中,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做加法;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方面做减法;道路管理方面做乘法;功能疏解、人口规模、职住平衡等方面做除法。
“要强化一小时交通圈,将路上的时间减下来,现在许多市民出行是超过这个时间的。”如果能将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是比较理想的,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降低出行距离,也就是职住平衡。据统计,北京市民在路上损失的时间如果折算成钱的话,每年有400多亿元,“这是巨大的损失!”
在促进职住平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做好公共交通接驳。目前,北京绿色出行比例是72%,首尔是80%,东京是88%。“2020年,绿色出行比例要提高到75%,这意味着小客车的出行比例下降到25%。”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强智慧交通建设,比如公交车已经可以通过APP实时查询到站;今年一季度将实现地铁刷手机进站;未来还有望乘坐出租车用卡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