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了几年的疯狂增长后,北京的快递企业正在面临生存危机!
1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发生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随后,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决定自11月20日起,在全市开展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一批不合规定的仓储物流、彩钢板建筑、工厂企业等将被清退。
双11刚过,打开朋友圈,每每总有快递企业场地被清退的消息。殊不知,北京很多快递企业在疏解之内,尤其是末端网点,每天数百万的业务量承担着首都两千多万人口的寄递需求,更解决了一大批基层服务人员的就业。在全城疏解的大背景下,他们正在面临一库难求的窘境。
这一次,不仅是快递网点,甚至有北京总部分拨中心被查封,整治力度空前。
11月19日,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显示,此次专项行动的范围是全市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和各类企业。以城乡结合部为核心,围绕出租公寓、待疏解或正拆除场所、彩钢板建筑、仓储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展清查整治。
疏解任务全市行动不留死角
与其他行业不同,快递企业发迹于草根,经营方式普遍比较粗放,集约化程度较低,并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不少快递企业仍在使用彩钢板库房、手续不全的用地等情况,在首都北京天价用地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土地的苛求一度不可触及。如今,在面临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环境下,来不及做好准备的快递企业将迎来一场艰难的考验。
一位国贸地区的加盟网点老板说,做快递5年,库房一共搬了4次家,平均每年搬一次家,从东二环一直搬到了东五环。即便这样,五环附近的库房也并不稳定,被列入疏解的范围,随时面临被拆的风险。他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还能坚持多久。
另一位加盟网点老板说,去年网点的库房被拆后,只好在西三环附近临时租用了一个门面房作为过渡场地,门面房的租金每年需要数十万元,使得本来就不高的利润更加摊薄。该老板笑称,每年只是在为房东打工。
一位快递企业北京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并不排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只是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现在很难找到符合规定的物流用地,相关部门能不能预留一些用地,或者规划专门的快递场所,这样既方便管理,也不影响市政市容。
然而,在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表述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字眼。去年以来,按照北京市的统一部署,2017至2020年期间,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坚定不移地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通过整治环境促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城中无地城外找,不少快递企业在北京周边的河北地区寻找仓储分拨用地,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尽管缓解了城市的人口膨胀压力,但大大增加的配送半径,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还带来城市周边交通压力,进而可能波及快递时效,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曾指出,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生产生活活、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