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中国自行车行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时间:2014-04-25 13:13:04来源:作者:点击:

            中国自行车行业(含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运行呈何特点?自行车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有哪些变化?如何化解自行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近日召开的以“科技创新与质量提升”为主题的第24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了回答。(小标题)中国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运行呈何特点?

 

“2013年,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在稳产量的基础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双增长,行业总体表现可以概括为‘稳中向好、稳中增效’。”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理事长马中超表示。

 

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自行车总产量为8201万辆,同比下降0.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6013万辆;电动自行车总产量为3695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量2528.7万辆。

 

马中超分析说,2013年,自行车产业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产量略有下降;电动自行产业出现内需增长动力不足,产量增幅明显放缓,与行业正在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有关系。

 

2013年,自行车行业(含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为13.9%,略高于整个轻工行业的平均水平;利润同比增长48.9%,利税同比增长43.0%,在轻工四十多个行业中,自行车是盈利水平最好的行业之一。

 

“此外,2013年中国自行车行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马中超说,自行车年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由5年前的7%左右提高到13.1%;电动自行车年产量50万辆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由5年前的不足2%提高到7.6%。自行车十强企业所完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22%,电动自行车十强企业所完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37%。(小标题)自行车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有哪些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向健康时尚演变,自行车其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发生明显改变。如果单纯依靠“以量取胜”,企业的发展道路将越走越窄,“以质取胜”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记者在第24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看到,部分企业通过扩大新材料的应用,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转向高端化产品路线。

 

据一家品牌碳纤维自行车生产商介绍,其2013年出口欧洲价格平均达到2000欧元,表明高品质产品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竞争力。一些骨干企业主动压缩低端产品的产能,放弃部分经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市场,将释放的产能转向中高端产品的生产,通过产量的变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3年,受铅酸电池价格波动影响,电动自行车市场旺季市场销售不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这种情况下,部分龙头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个性化产品。一方面针对高消费市场,推出满足80后、90后消费人群审美观和功能性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瞄准农村市场改进产品性,提高产品的适用范围,促进农村市场的消费量进一步提升。此外,淡化南北方市场产品界限,推出介于南方款与北方款相融合的“滑板车”产品,广受市场欢迎。(小标题)如何化解自行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记者从第24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了解到,目前自行车产品结构低质化、电动自行车产品结构同质化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根据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数据,2013年有4800万辆自行车平均出口单价是100美元以下的产品,约占总出口量84.7%,表明绝大多数都是较低端产品。电动自行车部分产品还处于1500元以下的低价格竞争状态,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低质、低效的产品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限制企业的科技创新,阻碍了行业生产力的发展。

 

目前,电动自行车锂电化发展趋势已经形成行业共识,天津、浙江、江苏等主产区汇集了众多锂电电动自行车优势生产企业。

 

尽管锂电电动自行车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锂电电动自行车产量在2013年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锂电电动自行车整体发展仍处于缓慢态势。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2013年锂电电动自行车产量再创新高,全年产量为231.1万辆,同比增长37.8%。但锂电自行车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6.3%。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需要集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各方之力,突破关键技术,降低制造成本,积极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持,大力推广普及锂电自行车的应用。

 

“2014年,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将面临原材料、人力资源、人民币汇率等制造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在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后,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变革期和机遇期。”马中超说,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等方面任务仍然艰巨,对此主动适应变革,要积极把握发展机遇,促进行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