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专题

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来了!看北京如何破解

时间:2022-10-25 09:37:14来源:作者:点击:

 自2021年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北京市越来越多居民区实现了电动自行车由入户充电改为下楼充电,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北京市延庆区振兴北社区的居民议事协商会上,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施安装问题,让小区居民争执不断,电动自行车在小区内“安家”成为难题。

10月23日,北京卫视热播的全国首档市民与公共领域对话的社会民生类节目《向前一步》来到北京延庆区百泉街道振兴北社区搭建沟通平台,邀请小区业主、物业企业、基层政府及充电桩运维企业共同协商,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困局,为基层精细化治理提供新思路。

 

空间有限充电棚扩建引发争议

电动自行车由于其价格便宜、速度快、不堵车等优点,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然而,不小的保有量与充电设施数量不匹配,让充电问题成为很多电动自行车车主以及部分老旧小区的困扰。在延庆区振兴北社区,446辆电动自行车,却只配备了60个充电接口,数量有限利用还不充分,无法满足充电需求。可电动自行车车主新增充电设施的提议,遭到部分机动车车主的强烈反对。

 

孰轻孰重哪一方权益更要保护

在录制现场,电动自行车车主表示电动自行车是绿色出行,充电权必须支持,应该增加充电桩;机动车车主提出小区内有1500辆机动车车,背后是1500户居民,停车权更应受到重视,充电桩不能抢占停车位。这需求不同的双方,在权益上真的存在轻重之分吗?空间有限、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不分先后地化解不同居民的权益之争?

 

北京市今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对于现有居住区,鼓励各区因地制宜,按照‘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进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按照市民群众实际充电需求配建充电接口,鼓励推广更具安全性的换电柜。”

这项规定,有利于引导小区从扩建充电车棚向增设充电柜、充电桩转变。这样做既能引导小区充分利用边角地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又能帮助居民养成充电与停车分离的习惯,便于管理。

同时,《实施方案》中也明确将通过“一车一池一码”身份认证方式,将车主与车辆、电池信息绑定,保持生产、销售、登记等前端环节与骑行、充停、维修、回收等后端环节信息一致,助力实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质量可控的闭环管理。

 

如何平衡 “位”和“桩”都是居民刚需

经过5个小时的沟通,社区街道、嘉宾学者、相关企业和青年观察团依据小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这套方案能让充电桩和停车位同时得到保证吗?社区书记对于新建充电设施的选址以及街道领导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公约,赢得了现场居民的一片掌声,更让节目开始毫不退让的矛盾双方热烈拥抱,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大家?

延庆区振兴北社区面临的电动自行车安家难题,是基层治理的末梢问题,需要精细化、系统化的破解脉络和方法。群策群力得出的方案让节目现场群情振奋,也希望方案落地时,能够有力的解决老旧小区“安家”的难题。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