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国共享经济华南高峰论坛上,小鸣单车联合创始人邓永豪作为共享经济创业新军以及时下最炙手可热的共享单车的代表做主题演讲,这也是小鸣投放以来,创始人的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透彻地剖释了共享单车项的营运核心和存在价值。
小鸣单车,从上游杀入共享单车的鲶鱼
邓永豪讲述了自己步入共享单车领域的经历,与其他竞品创始人外行涉足单车行业不同,邓永豪在该领域摸爬滚打长达20年。他从1993年开始接触单车行业,从门店做到连锁,再进入生产环节。一直到把业务做到欧洲,再回到国内成立凯路仕中国,成功地把企业做到上了新三板。
这一次,邓永豪携小鸣而来,从上游厂商杀入共享单车领域,再次把目标对准了行业老大。
共享单车发展的多场景,使小鸣单车获得充足的市场机会
小鸣单车并不是市场先行者,进入共享单车领域的企业已经太多。但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足够大,小鸣单车完全有机会。
与其他对手定义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出行解决方案不同,深耕自行车行业二十多年的邓永豪认为共享单车是完全可以替代日常骑行,其范围至少可以拓展到5公里通勤以外,包括旅游、上下班、健身、社交等众多场景。
小鸣单车的首次公开演示的PPT干货数据满满,每一次翻页,马上引来无数人的举起手机,拍下这些重要的数成以作参考。 PPT的每一个页面都解答了人们心目中对共享单车最直接的疑问。
共享单车从工厂直接到用户手上的模式,直接去掉中间多层的渠道。是单车得以以低的成本支撑庞大的运营。
使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才是共享单车的核心价值以及让持续可盈利的成为可能。
对于共享单车未来市场究竟有多大,邓永豪从层层递推中算了一笔账。
(中国人口为14亿,城镇人口为8.4亿,当中一半有出行需要,而五公里以内的以30%计,平均来回两次,假如有一半使用共享单车的话,每天将达到1.26亿次。以单次使用0.5元计,每年共享单车的潜在市场高达189亿。)
保守200天回收成本,小鸣单车率先盈利
当下共享单车很热,融资消息频出,如何实现盈利,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邓永远豪认为小鸣的生产厂商出身具有天然的优势,就是极致的成本价格控制。与其他同行认为尚未找到赢利模式不同,邓永豪认为在目前的收费水准下,只要能做到相应的规模,小鸣就完全有可能实现赢利。
单车的车辆成本只有400元,远低于同行,加上实心轮胎,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当较低。以每辆车每天骑行4次,每次收费0.5元计,理论上200天即可回收成本,回收成本周期还不到对手的三分之一。
挖掘用户背后的大数据价值 达至城市的改变
当然,既然是共享经济,自然就离不开用户和大数据。邓永豪也认为未来更大的资源是用户,实现2000万投放目标,就意味着背后数以亿计的用户打造为一个新的生态入口。能带来3亿的App装机量,把这背后数以亿计的用户打造为一个新的生态入口。
当量变就达到质变,这个质的改变指的就是骑行环境的质量。共享单车的大量使用,最终迫使使政府做出行动,为自行车辟出道路。一些先进城市如新加坡和奥斯陆等,政府最终为自行车而缩窄了机动车道,正好回应了邓永豪投入小鸣单车项目的意义:要把它做成一个可以改变全世界人出行的事业,但它首先并非是一时之兴的融资烧钱产品,而是一项可持续盈利的事业。共享单车领域已经涌入十数家公司,未来整个市场将迎来激烈的正面竞争。正如邓永豪所言,如何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将成为年轻的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真正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