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3月7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6日报道,除了经济,绿色和低碳发展也是全国两会的主要话题之一。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报道称,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已提出建议或提案,呼吁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资源循环利用、低碳技术创新等方式,加快碳减排和绿色转型的步伐。报道提到,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是全国政协委员,他将锂资源开发列为自己的提案之一。他建议应该加快锂——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金属——的资源勘探和开发,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相关资源出现短缺。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建议推广运用甲醇汽车,帮助实现交通领域碳平衡。报道称,在世界各地,甲醇正在成为未来清洁和可持续的运输燃料。中国《“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也提到,要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提出了4项关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他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他还建议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雷军的另一项建议是关于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的,因为小米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品牌之一,生产从智能手机到电饭煲在内的各种产品。报道提到,全国政协委员、搜索引擎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则就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减少道路碳排放提出建议。百度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他还建议加快发展绿色人工智能,利用绿色电力和算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数据中心的碳排放。报道提到,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关注加快发展“蓝碳”,即在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马化腾还建议对大湾区的“蓝碳”生态系统开展基础调查与检测,探索“蓝碳”定价机制,支持海洋碳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