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作为轻便、低价、节能的交通工具,深受群众青睐,然而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除了交通事故频发外,自燃、充电引发火灾等案例也向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六里桥街道为保障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需求,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各社区(村)与小区物业联手多措并举,将电动自行车“请”出楼。



第一招 又近又多,楼下就是车棚子
在六里桥街道保利益丰社区益丰苑小区内,居民有序将电动自行车推进车棚,进入车位、插电、扫码、充电一气呵成。“我就住这楼,走路半分钟都用不了!”正在为车充电的居民说道。棚里头是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外面一圈是三轮车等大功率充电区,车棚内各类车辆摆放整齐。
“建车棚前,我们和社区一起,对小区有电动车的住户进行统计,争取做到充电口100%覆盖。”小区物业孙经理介绍道。建车棚初期,物业将车棚位置规划到离楼门口比较近的小花园、停车位等地,方便居民取停。保利益丰社区工作人员说:“咱这个小区里一共有8个居民楼,130辆电动车,其中有一些楼的出入口是对着的。”在走访过后,物业在小区里共建设6个车棚,108个充电口。
第二招又快又准,精准识别防上楼
“车棚投入使用后,仍有一些居民将车推回家,我们每天的巡逻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我们后来就完善设施,采取‘人防+技防’的措施。”物业孙经理掏出手机展示。
监控画面中显示,一位居民将自己的车推入电梯,物业工作人员的手机即刻显示“报警”状态。孙经理说“这位居民的车比较小,一般的阻车光幕很难识别,我们这套视频系统识别精准、报警快速。”在接到app“报警”后,物业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居民进行劝阻。及时、有效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
第三招实惠又安全,充电方便设施全
在禁止电动车上楼的同时,为居民的电动自行车提供安全、快捷、便利、实惠的充电需求也要尽快满足。“头一年我们是试运营阶段,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样能更快地养成大家的习惯。”物业孙经理介绍。在试运营阶段结束后,公示出收取充电费用的通知和如何收费等详情,居民们纷纷表示理解,并愿意继续使用。
可以通过扫码或刷卡的方式进行充电,还可自行选择充电时长,远程操控和查看空闲充电口,充电口均设有插座保护装置,充满后会自行断开。同时,在小区内6个充电棚内,均在明显位置摆放消防装置和安全用电提醒,确保用电安全。
“三招”齐上阵,解决电动自行车上楼顽疾。在小区内,小编随机探访了几个单元,楼道里、楼门口、家门口均未发现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至车棚,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也让自家的公共“客厅”更加宽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