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上楼有隐患、下楼没地儿充……多位市政协委员建言电动车充电

时间:2022-01-11 11:24:43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作者:点击:

导 读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迫在眉睫。但上楼有隐患、下楼没地儿充,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需要跟上脚步。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建议,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的统筹规划,加大对违规充电行为的监管力度

小区充电设施情况不一

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朝阳区东南二环附近的一个老旧小区。小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有居民300多户,单元门口、道路边都停放着一些电动自行车。

居民们告诉记者,目前小区里还没建设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施。“车棚盖起来了,但是里边的充电桩还没安上,说是等今年改造。”居民张女士说,小区里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很多,由于没有充电设施,晚上违规充电的情况还比较多。

小区北侧是一片封闭式的车棚,有五六根电线从居民家中连接到车棚里,用于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也有车主将电池卸下,拿回家充电。“爆炸了多吓人啊!”在采访中,不少居民向记者表达了对入户充电的担忧。

飞线充电的电动自行车 / 记者拍摄

没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小区存在违规充电问题,不少装上充电设施的小区也没能拦住居民入户充电。

位于望京的世安家园小区有近1800户居民,但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只有十几个位置。记者随机进入一栋居民楼逐层探访,在3层、6层、8层、12层内都看到了停放在楼道内的电动自行车。在各单元门口,也有一些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被取出。

楼道内停放的电动车 / 记者拍摄

单元门口卸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记者拍摄

居民孙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充电柜位置不够,她只能把电池带回家充电。但每次回家充电也很担心安全问题,尤其冬天电池使用的时间变短,充电更加频繁,希望小区内能够尽快增设充电设施。

目前小区内仅有的充电设施/记者拍摄

距离世安家园小区不远的慧谷金色家园2期也同样面临着充电设施不够用的问题。小区南门外的停车棚内有5个充电桩和十几个电池充电柜。

居民于先生表示,小区里至少有上百辆电动自行车,目前的充电设施无法满足大家的需要,希望能够再开辟其他的充电场所。

仅有一处可以充电的车棚/记者拍摄

车位被占用、充电设施不匹配

除了充电位置少外,电动自行车也面临着像电动汽车一样充电位置被占用的情况。记者走访海淀区今典花园、文慧园北路26号院等小区发现,有些小区车棚里加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但里面堆放了杂物或是被普通自行车占用了位置,车辆依然无法充电。

充电位置被占用 / 记者拍摄

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分为两种,一种是放入电池的充电柜,另一种是连接整车的充电桩。在记者走访的近10个小区中,有一半的小区因为用地条件制约,只选择一种充电设施安装。但有的电动自行车可以拆卸电池,有的却不好拆卸,这也给市民使用充电设施带来困扰。市民王先生的电动自行车就是如此,连上充电桩的电线后车座无法合上,如果离开车辆,他担心电池被人偷走。

充电设施亟待完善

去年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消防法》中也有规定,对个人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在相关规定的约束和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的警醒下,市民们逐渐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有了新的认识,对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记者走访时发现,一些老旧小区在去年年底陆续完成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一些还未安装的已启动相关工作。

老旧小区新安装上的充电柜/记者拍摄

而一些目前设施较少的小区也在加紧增设,记者以居民身份联系到望京世安家园小区所在的南湖西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小区里将会建立8个小型停车棚,同步安装充电桩插口。目前选址和地基已经完成,之后会再走线路、接口、搭棚子。

委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监管力度

目前北京市已有330多万辆登记上牌的合规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设施不足与广大车主充电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电动自行车安全的隐患。

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朱良提出,现在很多小区在建各种类型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充电柜,但是规格五花八门,安全措施也不一样。要满足全市几百万辆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需求,必须有顶层设计,拟定不同的充电方案,规划相应的场地,寻求投资来源,完善消防措施,在社区中落实管理责任。

他建议,政府部门要制定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设施网点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对于社区内和路侧自行车停车场所设立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要提出它的建设条件、总量布局、安全规范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的建设标准、规格系列、安全消防要求,保障充电安全。

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柜/记者拍摄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记者拍摄

市政协委员石卫东建议,要将电动自行车充电执行标准纳入社区长期综合治理内容当中,街道社区、消防部门等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标准、流程及充电桩的管理,加大对违规充电的监督、检查、处罚力度。

市政协委员裴普成也提出,需要将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小区物业。如果出现电池进楼现象、尤其是发生事故,应追究物业公司责任,这也是杜绝“入户充电”的关键。

公共充电设施数量与充电需求之间处于失衡状态,让不少车主陷入想充电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充的矛盾当中。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违规充电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格、数量上统筹规划,解决增设相关设施的现存困难,给车主们提供更多选择,才能真正杜绝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拦住隐患。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