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西二旗地铁站A出口附近,记者看到一排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内装有一个个凸起来的道钉。上地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侯松岩介绍:“这是我们利用蓝牙道钉、蓝牙嗅探技术,规范共享单车在电子围栏内入栏结算,在不适合单车停放区域利用蓝牙嗅探禁止车辆上锁,引导单车在规范区域停放。”
“以前这片区域的共享单车一直占据机动车道,有时公交车司机不得不下车把单车挪开,才能通行。”侯松岩说,“后来上地街道优化了G7桥下原有荒废空地,设立了共享单车停车场,就近协调引流西二旗桥下、西二旗地铁站高峰时期共享单车,同时安排人员盯守,引导骑行人员规范停放。”
记者在西二旗地铁B出口附近看到一个可同时存放约1500辆单车的共享单车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G7桥下空间与西二旗地铁站B口连接,骑行人员可通过桥下空间直达西二旗地铁站共享单车停放区,两区相连形成循环空间,彻底解决了原西二旗桥下共享单车淤积占道问题。
推进工作常态长效
上地街道作为典型的园区型街道,辖区从业人口近30万,早晚交通潮汐现象凸显,共享单车骑行人员较多,共享单车占道、乱停放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共享单车满足了辖区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最后一公里”需求;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乱象为居民出行带来很多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地街道充分研究,兼容并包,结合地区实际,智慧共融,共治共享,以具体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利用AR视频、视频监控、蓝牙道钉等技术,对共享单车进行有序管理,同时多方合力,形成联动。我们成立了以公安、交警、城管联合执法的整治队伍,在街道统筹组织下,建立了成熟的调度机制,对可能出现车辆淤积或车辆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进行合理调度,有效提升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上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贵法介绍。
张贵法告诉记者,上地街道企业多,企业员工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量大,上地街道为了规范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在地区设置了10处禁放区和528处可停放区,对共享单车进行科学合理投放。
记者了解到,上地街道依托“接诉即办”工作平台,通过视频监控开展“云巡查”,如共享单车乱放、道路绿地的垃圾遗撒、广告牌破损等问题,建立创城工作接单派单处置反馈工作流程,实现问题发现与整改常态化,同时加强日常调度,由街道应急队、党建指导员、文明引导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的美丽城区监督员队伍,发现问题拍照发到工作群,街道创建办群内调度派单,责任部门接单处置并上传处置后照片,形成发现问题、群内调度、处置问题一条龙体系,切实增强重难点问题解决效率。
引导全民参与
据了解,上地街道除了运用横幅、宣传画、电子屏等方式宣传和引导文明行为,还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驿站、融媒体中心等线上线下资源,联动上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合伙人,广泛宣传充分展示文明城区建设成果,引导社区、园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同时,街道发挥上地融媒矩阵联盟力量,中关村软件园、实创、北体大等矩阵成员单位结合“文明出行”“垃圾分类”等主题共同发声,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阵势,号召大家将文明融入日常生活,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在“e动上地”公众号开设《文明城区》和《曝光台》专栏,从正反两方面增强宣传效果。通过大力选树推荐文明单位、文明商户、诚信单位、绿色环保家庭等引领方式,不断夯实创建成果,引导创建走向高水平。
下一步,上地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归零的心态、拼搏的状态、奋斗的姿态,不断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努力为“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作出上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