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有2.5亿-3亿台的电动车保有量,而在这巨大的的数量上,每年还在10%-20%的递增。据消防部门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多起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中,80%都是由于电动自行车电池过充导致的。
近日,笔者走访了多个小区物业,通过对话了解到,物业对于小区居民私拉电线和楼上充电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居民普遍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意识加强了。
电动车辆充电问题较突出。主要体现在:
1、私拉电线,影响社区美观并存在起火风险。
2、物业管理难度大,需要有效的疏导手段。
3、电动车充电起火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安全。
国家公安部、住建部等几部门也联合下文要求社区形成网格化管理,杜绝私拉电线,支持小区充电站建设。要求规范管理、规范充电,责任落实到人。
走访中物业认为,小区安装充换电设施有很多好处,比如:
1.便捷了用户,避免私拉电线、上楼充电等现象,为居民使用电动设备提供方便。
2.有效的杜绝乱接电线等现象的发生,避免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为小区的安全建设添砖加瓦。
3.通过集中的供电管理,充满自停,有效节约能源,突显智能社区的便捷优势。
4.减少了物业公司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并且减少人人员管理成本。
谈到如何尽快推行充换电模式,让居民充电更安全,物业表示,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和标准,规范产品质量,让优质安全的充换电设施进驻小区,为居民的美好生活和社区的安全智能化管理提供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