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之后,新国标导入实施,预估每辆车的成本将会增加800元左右,用户购买3000元以下的车几乎难如登天。
新标准有什么变化
2019年4月1日,是新国标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按照国家政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将不能再生产与销售,意味着市场门店销售的所有车型,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国标电动车。
而新的国家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时速低于25km/h、车身质量小于55kg、电机功率小于400W、坐垫由500-600mm降至不超过350mm、必须要安装脚踏板等基本条件以外,对于电动车的车身材料也做出明确规定。新规指出,电动车必须要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和防篡改的技术设置。
新标准有哪些成本增长点
而成本的增加,主要包括在全车安全性能上的投入、认证上的投入、新产品模具开发上的投入等。其中最大的新增投入,集中在阻燃材料的相关安全性提升方面。
当前使用的电动车塑料件,统统不符合国家的阻燃标准,需要上游配套商重新开发新的电动车塑料件。目前,已有厂家开发出防火阻燃的电动车塑料件材料,但是此材料的成本约是普通塑料件材料的2.5倍左右。以市面上最常见的小龟款为例,一套普通塑料件的采购成本约为130-150元人民币左右,一套防火阻燃的新型塑料件则需要400元,甚至更高。
新标准有哪些安全性能要求
新标准成本上涨清单
新国标电动车由于增加了防火阻燃的要求,光是一套塑料件的成本就增加300元。而充电器、电池、线路等统统都需要满足新国标阻燃条件,成本至少增加100元,加上新国标车型的开模、设计和前期的技术投入,一台车子的成本至少增加800元以上,这意味着一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造价成本(不含电池)至少在2200元左右(车型相比小龟小些,耗费成本相对低一点)。
现在买车,是在赚钱
新国标后,行业准入门槛大大提高,没有规模的工厂已经失去在这个行业继续活下去的支撑了。而在市场上,零售价3000元以下的电动车,基本将成为时代记忆。所以,无论你现在是否需要电动车,先买一辆放着,都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