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电动自行车上牌面临监管 交通乱象能否改观

时间:2018-10-24 09:00:00来源:自行车与电动车作者:李清点击:

 电动车是“非机”还是“飞机”

方便省力的电动自行车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甚至侧面带动了物流行业和外卖业务的发展,但是电动自动车所引发的交通乱象却逐渐升温,正在演变成一种严峻的社会矛盾。国庆假期之后,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电动自行车要求上牌进行全面监管的新闻,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乱象能否缓解改善?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直以来,围绕着电动车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如何给电动车定性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因为如果定义成机动车,那么电动车则必须遵照机动车的管理办法,必须在获取驾照和上牌后才可以上路通行。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并适用于机动车的相关条例来进行责任的判定和划分。

电动车如何定位成为问题的关键

电动自行车速度快,十分安静,防不胜防。不需要任何培训就可以骑,目前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监管。在一些司机的圈子里,把电动车戏称为“飞机”,其实是对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身份的一种戏称。因为在交通事故中,电动自行车因为处于弱势的“非机动车”定义,因此导致机动车司机在交通责任判定中处于不公平待遇。

而如果把电动车强制划分为机动车,似乎也有不妥。毕竟电动车的设计性能和使用人群和传统意义上的机动车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果强制将激动车划分为机动车行列,无疑将会极大的增加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成本,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北京交警官方权威发布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

因此,人们始终呼吁一种单独面向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办法应运而生,从而彻底解决因为法规不全而导致的各种电动自行车乱象。就在国庆假期之后,北京交警官方权威发布:《北京市电动自行车过渡期登记和通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相关文章,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相关法规问题作出了详细阐述,如下: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近日已颁布,并将于2018年11日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实行产品目录制度。目录内的电动自行车,经登记上牌方可上道路行驶;目录外的电动自行车,须申领临时标识,并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满后,不得上道路行驶。

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后方可上路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关键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被定义为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未来登记上牌才能上路,即将面临最严的全面监管。

被呼吁了很多年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终于即将正式实施,电动车强制上牌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意义呢?

电动车如果没有强制的技术规范,如果不能明确责任人,那么无异于彻底脱离监管的洪水猛兽。电动车相对摩托车不仅更为安静,而且提速更快,在嘈杂的街道上不易被察觉,如果速度不受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目前绝大多数电动车没有悬挂车牌,一旦出现事故极为难以追责。

最新颁布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经登记,取得本市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号牌,方可在本市道路行驶。这就很好的解决了无法追责的问题,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可以更容易找到双方责任人,并且责任划分也将变得有法可依。

同时《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规定:

在本市生产、销售的非机动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本市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实行产品目录制度。产品目录应当载明生产企业、品牌、型号、定型技术参数等项目,及时更新并向社会公布。

法规的健全无疑将会倒逼生产企业加强对产品的管理,确保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不符合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将会无法进行登记上路无法上牌,这则举措无疑将问题车辆上路的隐患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强制上牌也会有效的降低电动车被盗事件的发生,因为盗取车辆无法提供购买手续,无法再次上牌,阻断了被盗赃车再次流通的路径。

总的来看,电动车强制上牌意义意义很大。不仅可以有效的明确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人,而且更能有效避免改装车、问题车堂而皇之上路的安全隐患。

强监管对我们有那些影响?

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不仅是交管部门的行政成本,也有使用者的金钱和使用成本。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其实大白话就一句:肯定会比以前麻烦一些。但在笔者看来,这些麻烦其实属于“必要成本”,其正面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给我们带来的麻烦。

小作坊的杂牌劣质电动车 安全隐患极大

首先可以预想到的是,由于监管的全面趋于严格,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廉价电动车将会没有生存的空间,消费者购买合规合法的电动自行车无疑将会付出更多的金钱成本。出于对安全性的考量,以及满足对政策的强制规范,生产企业无疑将会投入更多的硬性成本在其产品当中,从而导致产品的价格水涨船高,最终的一切将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这种“必要的成本”虽然或许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但确实存在积极的意义。毕竟交通安全不是小事,不仅关系到您的财产和生面安全,也影响着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如果您的电动自行车质量和安全规范不过关,那么极容易在交通事故中出现各种不确定意外,从而对您或者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电动车火灾频发 家中充电危险极大

另外需要特别提出强调的是,因为劣质电动车电池导致的火灾现象已经逐渐呈现出高发的趋势。相信您在电视或广播中,以及小区里的安全宣传公告中都会看到大量关于电动车在家充电的种种危害,以及因为电动车充电导致爆炸和火灾的种种安全宣传。电动车在生产制造层面的规范性,已经变得十分重要。

而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因为“电动车上牌”手续所导致的时间成本。由于电动车用户基数庞大,因此相关法规一旦正式公布之后,可以遇见将会迎来一个“上牌”的高峰。电动车用户可能将会面临着长时间等待的“麻烦”,从而引发诸多抱怨,甚至放弃上牌的想法。

北京存在半年的缓冲期 合理规划上牌时间和低点

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顾虑,以北京市的相关规定为例,为了避免上牌人群过于集中拥挤,北京市设定了半年的缓冲期。并且不在名录内的电动车辆,也可以登记为临时牌照,存在三年的缓冲期,一般可以覆盖掉一个电动车的生命周期。同时北京还有很多的登记上牌点,广大电动车用户可以选择人少便捷的登记点进行登记。

新规施行必然加强监管,建议您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免被罚款。骑着安全合规合法的电动车上路,心里才踏实不是?

毫无疑问,随着各地电动车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电动车的选购和使用无疑将会变得更加规范,对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和改善交通乱象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而言,其交通矛盾的核心在于城市规划和道路资源无法满足城市高速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的一种源自根本的交通“供需矛盾”。

如果有宽敞通畅的自行车道,那么谁还会把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骑到机动车道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故意这样做,毕竟大部分人(并非全部)都知道这是危险行为。而现实情况是,原本城市道路中规划的自行车道,已经停满了汽车,他们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久而久之,开车的开始抱怨电动自行车乱窜,骑车的抱怨开车的乱停乱靠,矛盾变得愈加不可调和。但客观的说,开车人群要相对“规矩”一些,因为如果他们不按规矩行驶或停靠,将会面临着交通法规的处罚。而且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机动车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电动自行车记性实名登记上牌之后,是否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深圳违停最高罚2000元 素质真是罚出来的?

有些人总是拿“素质”说事儿,也有人说“素质是罚出来的”。关于人性和素质的探讨似乎永远没有明确的是非定论,但是法规却可以明确我们做事的底线在哪里。比如此前深圳因违法停车引发交通事故或道路交通拥堵的,可处2000元罚款在网上持续发酵,深圳的重罚措施确实对改善交通问题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深圳重罚交通违规现象,其根本在于提升“违法成本”,从而形成更有效的约束力。而之所以造成交通乱象的核心问题,或许就是因为人们常常提及的“违法成本过低”问题。随着电动自行车也将实名登记上牌,违法成本近乎等于零的现状将会获得极大改观,对推动城市交通改善有着极为正面和积极的作用。

面向电动自行车的险种或将全面铺开

另外一方面,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实名登记,也便于保险措施的更好推广,可以预见面向电动自行车的交通险种或许成为一个极大的潜在市场。由于电动自行车受众广泛,相信仅需不多的钱就可以进行投保,从而在出现交通意外的情况下对受害者进行赔付。我们甚至呼吁,能否设定面向电动自行车的“交强险”,这样更多的交通参与者将会有所保障。

城市交通资源的矛盾,或许我们无法在短时间改善。但我们看到管理者正在积极的制定相应法规,推动者城市交通朝着法制化的方向去发展。电动车新规的出台,无疑对环节交通矛盾、改善交通乱象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然而交通涉及方方面面,良好的交通环境并非一蹶而就就可以达成。

我们不妨放平心态,相互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能够安全愉快的回家,才是一切的根本。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