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新安整治电动自行车非法营运、违规充电的步伐不停歇,在69个文明路口早晚高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劝导,在地铁口、医院、商场周边巡查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兜客揽客行为,加强电动自行车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设置“黑名单”等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水平。
近年来,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兜客揽客、严重违反交通规则以及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等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消防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安作为宝安核心城区,义不容辞要抓好交通安全文明。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新安不断强化源头管理,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正源清违”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电动自行车日常消防安全管理。9月29日上午,新安街道在都之都广场举办电动自行车整治启动仪式,500余名整治队员及数十台车辆整齐列队。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荣望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曦要求从整治、宣传、道路建设3个方面,实施14项具体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力整治,长效管理,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从街道交通预联办了解到,新安联合交警、交通、公安、城管、网巡等执法力量,打出整治组合拳,为群众创造更和谐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依法依规、严格执法,通过常态化执法行动形成震慑。新安加大对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的整治力度;各社区对辖区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聚集拉客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摸排,由交通预联办牵头组织新安交警中队到社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强化宣传劝导,提升市民安全意识。新安精心制作宣传资料和横幅,开展10个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点宣传和劝导工作,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违反交通规则的市民,结合宝安第一课进行交通安全培训,通过观看宣传视频、罚抄交通法规、发朋友圈集赞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辖区各派出所在布警点派发宣传资料;网格综合管理中心、团工委(义工联)在辖区69个文明路口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劝导工作;各社区工作站在小区、城中村出入口开展宣传。与此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探索由小区物业实行电动自行车发牌(发卡)的管理制度,对无牌(无卡)电动自行车、带蓬带伞、座椅加长以及未佩戴头盔的骑乘人员禁止进入小区。加强对学校师生以及家长拒乘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的宣传力度,学校对骑乘电动自行车的家长和学生戴头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协调辖区所有工地施工单位和企业园区加强拒乘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和骑乘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的宣传,禁止员工下班后兼职从事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拉客。
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交警部门在整治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行动中,如若查扣到两次(含两次)以上的非法营运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由交警部门将人员信息移交网格综合管理中心列入租赁系统黑名单,令其无法在新安辖区租住房屋,提高其违法失信成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从源头管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新安开展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治理,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安全检查等。与此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交通设施,推进中心区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争取年内完成两条非机动车道选址和建设工作,多措并举为市民提供通畅的出行环境。
据统计,自启动仪式以来,累计查处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732宗,查扣电动自行车240辆,两轮摩托车11辆,依法行政拘留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