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34年左右,德国人雅克比就发明了简单的电机,但是不实用,一直到1870年左右,比利时的格拉姆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反过来就是直流电动机),电动机才进入了使用阶段,同时在1859年左右,法国人普兰特发明了铅酸电池,而在1881年时候,法国人古斯塔夫特鲁夫已经把直流电机和铅酸电池应用交通行业了,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三轮车,比内燃机汽车上路还要早,而且还是铅酸电池驱动的,和今天中国人用的电动三轮车,还真是差不多的东西。
电动自行车,不仅仅是电机一个部件就可以胜任的,还要有电池和电控系统等关键配件组合。
电机要用到车子上,需要可以调整速度才能正常行驶了,不知道当时古斯塔夫·特鲁夫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整电机转速来满足车子速度的,但是后来内燃机兴起了以后100多年,电动车基本上没有人玩了。
早期直流调速,都是通过一款发电机来发电,输出不同电压给电动机调速的,体积非常庞大,早期的电机拖动书记上有说明的,有兴趣的可以翻书了解一下。一直到1956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发明了晶闸管,也就是可控硅,这样才有了可控硅控制的直流调速电机系统,直流电机调速才开始在工业领域大展身手,一直到90年代,这种四象限的有刷直流调速系统,都非常流行的。如果没有晶闸管的发明,电机调速应用是非常困难的,用在电车上当然也不现实。
而中国的电动自行车,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是1983年,由上海自行车二厂生产出来的永久牌DX-130,是我国有记录的第一款电动自行车,虽然不知道参数,但是估计也是利用了铅酸电池和有刷直流电机来实现动力的,只是这款车并没有大规模生产。
2000年以前,基本上是摩托车的天下了,电动自行车在摩托车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不管是动力,极速,方便性还是续航行程,都没有可比性了,所以摩托车才是真正的代步工具,而且那时候人还买不起汽车,要么骑摩托车,要么骑自行车了。虽然北京从85年开始禁摩(后来又放开了),实际中国真正进入大规模禁摩,那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有真正禁摩了,大家出门困难了,才想到将就这种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了。
2000年以后,场效应管这些配件价格也降低了,MCU也非常成熟可靠了,所以才有了无刷电机调速这些系统的进步,这样电动自行车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价格也进一步便宜了,搭上了“禁摩”的东风,很快产销量超过了摩托车,成为“穷人”的代步工具。
后来锂电池技术也成熟了,价格也便宜了,电动自行车又开始往锂电动力上靠,体积变小了很多。所以现在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也出来了,上路也开始合法了,骑上这种电动自行车也名正言顺了。
而一些超标的电动自行车,将会被归纳到电动摩托车里边去,也许用不了多久,内燃机都会被电动机加电池取代了,不管合不合理,交通工具一定会以电动化的形式来发展,汽车也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