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两轮车行业期盼已久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有望于2018年1月正式公布并实施。据不准确消息透露,即将实施的新国标中,电动自行车的时速将限制在28公里,并且装有不可拆卸的速度控制装置,重量将限制在30公斤。
去年国家标准委决定对新国标的条款公开征求意见,截止2017年2月8日基本意见意见收集完毕。据了解,新国标的全文内容均为强制执行,主要强制的内容包括最高车速、制动性能、阻燃性能等。
即将出台的新国标除了最高车速和重量上有所宽松外,其他指标更加严厉。如老国标中若干重要技术指标不是否决项,部分涉及到机械安全、电气安全、消防安全的指标在老标准中没有体现,而新国标都会明确要求。对于厂家来说,生产的要求更严格,经销商进货尤其需要注意。从现实角度看,老国标的内容滞销,标准参数落后;但是新国标的要求全面而严格。
虽然,目前还无法获得新国标的正文内容,但不少消息人士均称,这次新国标的发布,将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全球范围看,交通工具的电动化是趋势,在两轮车的领域,相关部委不可能任由无牌无证车辆的泛滥而不管。”某生产电动车的摩托车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2017年2月10日,国家标准委正式下达了GB 17761-1999国标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170002-Q-339,项目名称更改为: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项目周期24个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归口,相关科研院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等负责起草。也就是说,电动自行车最新国家标准最迟将于2019年发布。不过目前看来,这个进度要提前了。
目前国内的两轮车产品中,可以分为电动平衡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5大类。其中,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被划入非机动车,而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被划入机动车。
按照1999年的“老国标”,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都已经超标,并达到了机动车的速度与重量标准。如果按照“老国标”,过低的时速与重量,又让产品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国内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的,30时速左右,以铅酸电池或者锂电池为动力的电动两轮车的划定,是所有人关注的话题。电动车新国标中可能会对锂电和铅酸车型做出区分,如果不出意外,锂电将会是未来重点扶持推广的电池类型之一,所以锂电车的市场份额将会快速提升。
地方管理部门则需要标准能对产品实现目视管理,比如规定30公斤,超过就是超标车,就可以查处。
消费者则关心这类产品的上牌,驾驶证件问题。如果划为电动自行车,使用费用将大大降低。
电动车企业希望将这类产品划入电动自行车,这样就不必再申请机动车生产资质,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
国家部委则更关心安全隐患,允许驾驶员在没有经过培训,车辆又没有购买相关保险的情况下,驾驶这类车型上路,甚至占用机动车道,是否会引发一系列交通问题。毫无疑问,即将实施的新国标,就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而来。
2015年,国标委暂停轻便摩托车的标准之后,目前国内两轮车的相关技术标准便没有形成闭环。其中就包括0—50公里时速在内的电动两轮车划分。
电动自行车与轻便电动摩托车两类产品的标准还存在着调整地带。按照常规理解,两者之一明确后,另一个就自然补缺,并形成标准上的闭环。“老国标”中,电动摩托车是指“由电力驱动的摩托车分为电动两轮摩托车和电动三轮摩托车:电动两轮摩托车和电动三轮摩托车最高设计车速大于50km/h。”电动轻便摩托车是指“由电力驱动的轻便摩托车分为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轻便摩托车: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最高设计车速大于20km/h且不大于50km/h,整车整备质量大于40kg;电动三轮轻便摩托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50km/h且整车整备质量不超过400kg的三轮轻便摩托车。
新国标下的电动自行车的定位,仍将回归短途助力代步的需求,而非运载工具。
近日两轮车行业相关标准的陆续出台,似乎也显露了国家部委要补齐两轮车产品标准链环的迹象。
2017年第4季度,《电动平衡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等相关标准陆续发布。
目前电动车行业中,已经有一批企业获得了电动摩托车的准入资格。
毫无疑问,新国标的实施,对于这部分拥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而言,不会有太多的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利好。新国标将会在整车重量和速度上都会做出严格限定,这对于那些没有电动摩托车生产资质、但却长期从事豪华款和性能款电动车的企业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对于那些注重轻型电动车的企业来说,新国标对于其并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纵观目前国内的电动车市场,消费需求正由此前的以价格为唯一核心,慢慢转向以品质、品牌等为核心的新层级。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3C认证的落地,国内的电动车行业必将建立全新的门槛。而电动车市场的营销也将由此前的价格战、渠道战,转向国标战,3C战,甚至回归到产品战。
可以预见,未来电动车市场中,品牌、品质、科技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的步伐,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