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共享单车被“虐”,谁将吞苦果?

时间:2017-10-30 10:01:02来源:自行车与电动车作者:李清点击:

 ​当下,共享单车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不仅仅是在新闻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共享单车。

随着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人群越来越多,各种问题也都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共享单车频遭破坏,用户们经常身处“有车不能骑”的困境。共享单车遭人为损坏严重。

车座被损、链条被卸、车筐被毁,共享单车如此被“虐”,令人痛心。一个便民、惠民的事物最终沦为“一次性用品”,其带来的影响最终将波及每个人,最直接的就是,需要用车的人日后将找不到可用的车。

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很多人深有感触。下载的软件上,显示居住的地区附近投放了一批共享单车,找了大半小时的共享单车均无果,唯一找到的一辆,却被卸了车座。很多市民也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恰是用车之际,却发现共享单车不是车座被损就是链条被卸,让人哭笑不得。

国内投放了共享单车的地方多数都出现类似问题。共享单车被“虐”,群众吃了苦果,而施虐者最终也逃不过这个问题。

对此,有人提出从制度上破解,完善相关的惩处机制,倒逼更多人的“手下留情”。必须承认,制度是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决定性事物,但需要有个过程。而在共享单车被毁的问题上,首要且急需先从每个使用者的公共意识入手。

损毁共享单车的行为,说到底还是出于一种公物私有化的心理,这类人只看到自己的需要,甚至只为了满足占有等各种不正常心理,对他人权利进行践踏。所以,要制止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就必须提高更多人的公共意识,让他们既要看到自己的利益,也要看到社群利益,在私人领域之外,还有敬畏公共空间,涵养和树立自己的文明自觉。

共享是“使用而非拥有”,我们对共享单车的爱护,既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利益的维护。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我们对公共事物的每一次破坏,最终都要由自己吞下这个苦果。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