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最后一公里,鼓励锻炼健身,出行灵活机动。最近一年,橙黄蓝绿等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点缀着北京的街头,在市民的朋友圈中十分抢镜。共享单车受到多数市民的欢迎,我市也积极探索对这种新兴业态的规范管理。今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共享单车新政配套文件,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更好的方便市民骑行。 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我还会用它锻炼身体,增加运动量……
在市民王先生的朋友圈中,有一组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照片。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他上下班可以更灵活地掌握时间,同时还能体验骑行的乐趣:
骑这种自行车能去地铁到不了的地方;更多地倡导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家住劲松的李女士,在崇文门附近上班,这段距离适合骑车,她也在朋友圈中晒出了共享单车。李女士说,骑共享单车出行不仅准时性高,还有其他优势: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绿色、环保、低碳,对北京的空气,有非常大的贡献作用。对于车辆的应用,效率是最大的,共享经济的利用率会高。
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兴产物,市民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地铁门口锁一大堆,可能会影响人员走动。 有时候坏车还是比较多的;使用中还有一个问题:比方说上班时间从家到地铁站,小区门口的车辆比较少,车站堆着很多车,它在整个车辆的排布布局上有一定问题。
为实现共享单车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年6月,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共享单车专业委员会成立。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与市交通委共同发布了《共享共管 文明骑行倡议书》,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会长郭金芝介绍:
共享自行车企业建立一个机制,投放前要属地报备,企业要合理投放,再一个就是加强运维。倡议广大市民朋友文明骑行,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停放,爱护车辆,理性地注册充值。
北京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本市计划对600公里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进行治理。天通苑到中关村近九公里自行车高速路也正在规划中,明年将逐步落地。对于文明骑行和文明停放的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表示:
跟我们公众的整个文明素质有关系。我们还是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它。通过我们的宣传,通过老百姓自觉的行为,来进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