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天津蓟州国际旅游度假村迎来了第十三届全运会山地自行车决赛,在女子山地越野赛决赛中,甘肃车手包揽前两名,来自海南省的业余选手何冲和其他27名职业选手同台竞技,获得第14名的成绩。
甘肃队选手姚变娃在比赛中
从竞技项目到全民自行车活动,中国这个自行车大国正迸发着勃勃生机,承载着激情和梦想的自行车项目日渐成为大众健身“宠儿”,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自行车革命。
从凭票供应到人人共享,自行车承载时代变迁
对于“60”后自行车迷来说,自行车里有时代的记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繁华都市,抑或穷乡僻壤,人人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傲。
当时自行车是凭票供应的奢侈品。在交通网络并不发达的特殊年代里,当时自行车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必备嫁妆。
“凭票供应的年代,多数人只能 望车兴叹 ,时至今日,它依旧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时代更迭,汽车、高铁和飞机渐渐取代了自行车当初代步工具的初衷。但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看似穷途末路的自行车又“柳暗花明”,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又一次在人们耳畔回响。
共享单车,俨然成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
“时代不同了,现在我们告别了凭票供应的年代,扫码骑车和手机付费才是时下最流行的,自行车摆脱了过去落后、廉价的象征,成为高效便捷、青春时尚的代名词。”
如今在中国,色彩绚丽的共享单车出现在国内各大城市街头。业内人士认为,从凭票供应到人人共享,小小的两个轮子,折射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消费方式不断升级。
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说,如今更多人在感受骑行的意义,城市的健身房里,人们踏着音乐节拍练起动感单车;每逢假日,一群群骑友团穿梭在城市、乡村,很多城市里的上班族也会选择骑行至工作地。
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激发了人们参与自行车运动的热潮,长期来看会为自行车运动培育一定潜在人口数量。”
共享单车的兴起对自行车运动发展最直接的益处是扩大了这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单车以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的方式增加了人们与自行车运动的粘合度,在方便出行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营造了良好的健身土壤。”
从青海湖畔到南海之滨,“环”字头赛事发展迅猛
近年来,从青海湖畔到南海之滨,从古城西安到首都北京,在亚洲顶级公路自行车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带动下,环海南岛、环太湖、环崇明岛、环中国等大规模赛事应运而生,自行车赛事发展迅猛。
2017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环字头”赛事已有百余个。今年7月在青海省揭幕的环湖赛参赛车队共有22支,其中包括2支国际自盟洲际职业队和20支国际自盟洲际队。
“16年来赛事的举办,我们深刻认识到,环湖赛对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形象和推动地方旅游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青海省副省长说。
2016年全国自行车赛多达3400多场,比2015年增长13%;政府主导发起的赛事占79%,从办赛经费来看,政府投入占74%;赛事主办机构有700多家,其中300多家具有举办多场赛事的能力。
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各地自行车环赛也在不断求变求新,环海南岛力求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
2016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从自行车竞技到电视转播、从赛事规程标准到对举办城市的良性效应,中国自行车运动迎来了一场新变。一系列赛事的举办,对于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职业化进程中,赛事的增加也促进了中国公路自行车项目发展。
但相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环赛和国际顶级自行车赛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使办赛水平和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自行车运动必须遵循竞技体育办赛的规律,发挥出中国独特的多样地貌、多元文化等优势,其中政府和赞助商的支持不可或缺。
从竞技体育到健身方式,自行车呈现多元文化
2016年里约奥运会,宫金杰/钟天使组合夺冠,为中国拿到史上第一枚自行车奥运金牌,自行车运动又一次回归公众视线。
宫金杰(右)和钟天使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
“自行车在中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现在我们很开心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健身、健康和竞赛而骑车。”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说到。
而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推出,确立了骑行运动在健身普及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地位。
考虑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不同需求,“环”字头自行车赛也在努力尝试让更多的业余骑行爱好者参与进来,比如环海南岛赛事中的业余选手“荣誉骑行”,环湖赛在中国多个城市举行的“环湖赛联赛”。
青海省体育局局长说,作为“民间版环湖赛”,环湖赛联赛是环湖赛组委会在办赛理念、赛事定位、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延续了赛事品牌影响力,希望让自行车运动成为更多民众体育健身的方式。
预计到2020年中国骑行运动市场规模有望达1600亿元,到2025年,骑行人口将占总人口6%。
8月8日,市民在参加自行车骑行展示,迎接第九个“全民健身日”的到来。
专家表示,骑行本身集合通勤、休闲和运动等属性,随着人们对其运动竞技性的开发,运动的属性会使其产业链及生态圈在深度和广度得到延展,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像马拉松一样,在最初的时候有很多人只是一腔热情去骑车,随着更多民众参与骑行运动,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基层体育指导,搭建更多便利的服务平台,引导爱好者遵循骑行规律,自行车运动也将进入良性循环的时代。骑行也将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