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玉林街头,车流中最多的就是电动自行车了。这种经济环保的交通工具很接地气,一经进入市场就为广大市民所接受和喜欢,目前玉林市电动车保有量已达70多万辆,而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却成为一个无人监管、肆意乱为的地带,2016年由此引发了26起火灾。如何减少这个特定区域的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玉林市以自治区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立法为契机,结合玉林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现状,推动制定了全市首部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行政规章,目前正在审定之中。
未来的小区将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
新规对此进行了规范和管理,第三条中规定“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在规划建设时应同时规划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选址和平面设计应合理确定位置、防火间距和消防设施等,并应结合电动自行车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并应做到安全可靠、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第四条则明确必须“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的新建、扩建、改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得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将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新规强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按中危险Ⅰ级确定,除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停放场所外,其他有顶棚的室外和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消防用水条件有限的场所,可安装其它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细水雾、超细干粉、气体等自动灭火设施。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停放场所外,其他室内电动车库也应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有条件的可采用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同时还应设排烟设施。在电气设置方面,新规规定电动车的充电设备线路应设置专用的充电配电箱;充电装置应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等功能。对于“大面积”(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停放电动自行车车位数超过100辆)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则规定安装24小时可视监控系统。
对室内和室外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有具体的规定
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能占用、堵塞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能影响室内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严禁在居住建筑的公共走道、楼梯间、门厅内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而室外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能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不能妨碍消防车操作和影响室外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临墙搭建的室外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选择不开设门、窗、洞口的墙体。如果达不到则要采用非燃材料封堵。
“救早、灭小”提升安全系数
“救早、灭小”将是今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新目标。为了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多发的态势,玉林市推广完善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按照“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标准建设,达到“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为工作要求,推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快速处置初起火,提升火灾自我防范能力。此举成效甚佳,玉林市电动车火灾起数大幅下降,从2016年的29起减低到2017年的4起。
在玉林城区盛世江南小区停车处一角,数十米长的电动车智能充电桩格外显眼,充电桩醒目位置标注有使用方法,充电只需三步:一将充电器与插头连接,打开微信扫一扫插座旁边的二维码;二出现支付页面后在线支付费用;三充电灯亮起就表示已经开始充电。一位居民正好过来为电动车充电,他说这样充电很方便简单,价格也不贵。智能充电桩具有充满保护功能,电动车充满电后插座会自动断电保护,防止过充引发火灾;该系统还能够对充电的电动车进行检测,如果是“超标”或者改装过的电动车则拒绝充电,确保安全。今年以来,玉林市推动住宅小区安装智能充电装置6000多个,安全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5000多平方米,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2000个。
相关:解决充电乱象智能充电站很便民
玉林城区多个小区,充电乱象依旧存在,但也有不少新建小区开始重视电动车充电问题,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置,统一规划了电动车停车充电的场所,方便业主电动车停放和安全充电。
电动车停车充电乱象
小区内电动车乱停乱放、私拉电线充电现象依旧普遍,尤其在一些老旧小区,密密麻麻、杂乱交错的电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也给消防安全埋下了祸根。近年来因电瓶车充电引起的火灾已呈高发、多发态势。
充电乱象有几种:一是电动车乱停乱放。虽然大部分电动车都按照指定位置停放,但有的居民贪图一时方便,将电动车停放在楼梯间内并充电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一旦引起火灾其造成的后果可能有几种:一、楼道被堵增加了居民逃生的难度;二、产生的浓烟蔓延疏散通道,影响人员疏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地面设停车棚装智能充电站
一是私拉电线供电动车充电。在不少小区,记者都看到“空中飞线”的情况,居民把电线从自家楼上“空降”至楼下进行充电。这样自行拉扯电线对电动车充电,虽然带来了充电的便利,但也埋下了安全隐患。而记者看到一个小区的电动车是随意露天停放在路边,一旦充电时遇到下雨或其他意外情况其危险程度将更高。
二是电动车停放充电点消防设施欠缺。不少小区及公共场所虽然设置了电动车停放充电点,但未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且与其他功能区域未进行有效的分隔,一旦发生火灾会对其他功能区域产生影响,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一根根电线,从三四层楼甚至七八层高的楼上垂下来,插上插座,就给电动车充电,这在不少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司空见惯,但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安全隐患,也方便业主,如今很多小区都会应业主要求,在地面上建充电棚。很多小区,都建有停车棚,设置了智能充电站(桩),既可感应刷卡,也可投入硬币,或者扫码支付,然后选择对应的充电插座孔,便可以自动充电,1元钱可以充4~5个小时。
玉林城区金玉路一小区,停车棚内停满了电动车,夜幕中智能充电站不断跳闪着一组组红色灯光,这是充电口在显示充电时间,20个充电位置,几乎都满了。
“我们小区每两栋楼之间都会建一个电动车充电棚,往智能充电站里投入一块钱硬币,可以充5个小时。”欧洲城的业主说,充电棚就在自家楼下,比较方便,而且也不贵。
地下停车场规划停车位充电
通过小区可以了解到,针对电动车充电问题,这些小区都统一规划了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并向业主出租,从而方便业主安全充电。在这些小区地下停车场,一个个电动车停车位规划有序,每个对应车位的墙壁上都安装有一个电箱,内配有电表、充电插座,不少电动车正在充电,车辆之间有着一定的安全距离,一点都不拥挤。
金域华府的业主周桂在小区就租了一个带有电箱的电动车停车位。每个月租赁费是25元,电箱押金200元一个,充电时像天然气一样充值钱到卡里,然后插一次卡到电箱里,之后每次充电根据充电度数进行扣钱。如果钱用完了,继续充钱就可以了。
“从去年12月到现在,我充了2次钱,挺方便的。”回家再也不用抢停车位,而充电也可以随时进行。“租电动车停车位后业主申请安装电箱后就可以进行充电,费用月结。”东方巴黎业主梁艺表示,之前就饱受充电难困扰,要么去朋友家或者单位充电,后来在小区租赁停车位安装电表之后,充电问题就迎刃而解。小区禁止私拉电线充电,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也为了美观,管理比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