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破解单车停放 看城市绿色交通的成都经验

时间:2017-08-05 09:12:34来源:自行车与电动车作者:李清点击:

 我国指导意见明确共享单车属“城市绿色交通”

 

交通运输部3日公开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共享单车发展定位,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实施鼓励发展政策;明确了城市人民政府的主体管理责任,要求各地建立公平竞争秩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成都经验:政府搭台 企业担责 社会共治

 

一面是解决短距离出行,缓解城市拥堵;一面是无序停放、“单车围城”。共享单车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全国最早出台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意见的城市成都,采取政府搭台、企业担责、社会共治的治理办法成为共享单车管理的“成都经验”。

 

拥抱“共享单车” 拥堵情况有了较明显改善

 

去年11月,第一批共享单车出现在成都街头。恍惚一夜间,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就成了街头一景。

 

面对这一新事物,成都选择了“拥抱而不抗拒”,让新事物先发展。

 

开始就是由企业投放,没想到政府很快响应,主动询问企业建议、管理的问题和政府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共享单车对交通出行有没有好处,老百姓欢不欢迎?不能急于下定论。作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我们对单车是从观望、了解、再到主动服务的过程。”成都市交管局局长说。

 

交管局局长家到单位大约4公里,去年底他第一次尝试骑共享单车,一直坚持到现在。“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在使用共享单车,为百姓提供了全新的出行方式。”

 

“小单车”带来了“大变化”。作为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前列的城市,成都的拥堵情况有了较明显改善。

 

“成都今年约有150个施工路段,我们本来预判拥堵程度会加剧。但共享单车出现后,预期的拥堵恶化没有出现,甚至有所缓解。”成都市交委副巡视员说。

 

他说,目前成都日均有400多万人次使用共享单车,与公交运量相当。全市拥堵时长、里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随着单车使用比例越来越高,电动车占比逐步下降,尤其是过去屡禁不绝、非法运营的“黑摩的”消失了约80%。

 

共享单车还进入了政府机关大院,成为公车改革后出行的“接力棒”。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大院等28家省直机关划定共享单车停放区,供机关干部和办事群众使用。自6月上旬开展共享单车进机关以来,共享单车平均利用率达90%。

 

求解单车停放 全国首创“3+7+N”会商制度

 

新生事物从来都是发展与问题相随。目前成都单车投放总量达到123万辆,上下班高峰,许多地铁站口、公交站周边堆满了单车,侵占了行人道路。节假日,一些热门景区甚至“单车围城”。

 

成都市交委、城管委、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形成政府、企业、使用者齐抓共管、有序使用的“共享”服务体系。

 

“意见首次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政府承担服务、规范的监管职责,企业承担共享单车投放、经营和维护的主体责任,使用者做到文明使用。

 

规划停车位成为破解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关键一环”。交管局与企业一起规划泊位位置,既保证单车方便使用,又兼顾行人路权,做到合理分配。

 

“有的是政府主导,有的是我们根据骑行数据,划好位置,再由政府审核。”周伟国说,在成都温江区,全部100多个点位都是基于ofo提出的方案划定的。

 

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成都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全国首创了“3+7+N”会商制度: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3部门,联合各区以及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参加的会商制度,及时解决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方案要求运营企业制定完善车辆运行维护、车辆停放秩序管理、文明用车奖惩、个人信用评价、使用者投诉等相关规章制度,及时报送共享单车投放、运营情况,并将运营车辆和信用评价信息接入政府监控平台,实现共享。

 

共筑“单车社会” 人人共享价值 人人共担责任

 

全国目前共享单车企业近70家,投放超过1600万辆,约1.3亿人次注册,“单车社会”正快速向我们走近。

 

“单车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创新治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中心战略规划师尹志芳说,政府要做好共享单车的发展定位和顶层设计;企业要增强线下运维能力,履行经营主体责任;用户要文明用车,并带动更多使用者做文明骑行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会展中心周边有单车乱停乱放,请及时派人处理。”这样的信息,共享单车工作人员的手机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十几条。

 

微信群是成都治理共享单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成都市交管局副局长和城管委市容秩序管理处处长手机里,都看到了“共享单车管理群”,上到各区主管,下到片区民警、城管、单车企业运维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一条线。

 

企业的线下运维能力也是提高实时反应的关键。共享单车企业将成都主要城区划分为400多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约2平方公里,专人负责,并跟街道办、交警对接,建立微信群,共同维护网格内停车秩序。

 

“出现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响应,到场清运或整理。每天早晚高峰我们还有约80个重点维护点、700多维护人员保障转运。”有的企业配备了24小时线下运维团队,保证车辆的停放秩序。团队工作人员每人还配备“上帝之眼”系统,能第一时间收到客户报修信息。

 

共享单车应该以平台化的治理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治理,在人人共享价值的同时,做到人人共担责任。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