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出行成时尚 租用架次增百倍
一期的47个站点,基本分布在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人口密集地、人文休闲中心及居住区等。其中城中区最为集中。不少居民本想租车,可不是家门口没有站点,就是上班单位周边没有站点,十分麻烦。
综合使用情况及市民的反馈意见,半年后,柳州市规划局公布了二期增加的200多个站点,进一步扩大了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分布范围。二期站点逐步覆盖柳南片区、柳北片区、旧机场片区、河西片区、荣军路片区、阳和工业新区。
二期站点逐步开放,如今共有4300多辆自行车投入使用。租还自行车,东可到古亭山片区,西至柳太路片区,北抵鹧鸪江一带,南达动物园周边。
在公共自行车最初运行时,记者就曾体验过,由于办卡地点少,需要办卡的市民多,去了两三次都等不到排队号。如今,柳州市有了市民卡,柳州银行的每个网点都可办理,几分钟就可以办好。
市民范先生说,他居住在燎原路,在桂中大道上班。因单位停车位有限,总要提前去抢车位。二期在他家门口设置了站点。“不用抢车位,还可锻炼身体。”只要不下雨,范先生都会骑自行车上班。
60多岁的覃先生年轻时就是个骑行爱好者。如今,他每天骑车买菜,傍晚还会约上几个好友,到江边骑行散步。
“在柳州市区,骑公共自行车出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柳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来柳州公共自行车各种卡的办卡量已达10万多张,租用架次,从最初的每天几十至上百架次增加到1.2万至1.4万架次。使用的最主要人群,是年轻的上班族和退休老人。
车辆遭日晒雨淋 安装雨篷来呵护
“整天风吹日晒,座包都爆皮了。”看着自行车长期遭受风雨,损坏、褪色,不少市民十分心痛。座包面层为皮质,里面安装有海绵。碰上下雨天,雨水透过裂痕渗进座包,使用也十分不便。部分市民只有自己找来塑料袋,套在座包上。大家都盼着相关部门能给自行车站点安装雨篷。
去年8月,施工人员就在文昌楼东、西两个站点安装雨篷进行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发现效果比较好。如今,其他站点也在逐步安装雨篷。
雨篷安装工作,已经推进1个多月。在桂中大道上,记者看见不少站点已经安装上了雨篷。整个雨篷架为钢铁材质,高约3米。遮阳挡雨的篷子宽约2米,从锁止器一侧向自行车方向延伸,与公交车站台雨篷类似。而在荣军路上的部分站点,工人们已经挖好了基桩,准备安装雨篷。
260多个站点中,除近30个站点因地面或空间范围有限,或地形环境限制,无法安装雨篷外,其余230多个将全部安装上雨篷。
因雨篷安装,站点附近需要进行开挖施工。施工未完成,开挖处无法回填,部分站点暂时不能租车或还车。不少市民看见车架上无车,误以为车已经被租完,依旧将车还放在此。当还不上时,有市民将车停在旁边就走。工作人员称,还不上硬还,很容易造成车辆丢失。
还不上车该怎么办呢?该工作人员提醒,可以拨打车上的服务电话进行咨询,他们会告知市民最近的还车点。若赶时间,也可以拨打电话让在周边站点的维护人员前来处理。
维保场地受限制 建三个维保中心
投入的车辆多,使用量大,每天都有不少车辆因踏板、座包、链条、轮胎等损坏需要大修。
目前,自行车的维保基地只有一个,就在人民广场的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旁边,面积大约100平方米。记者看到,维保基地停满了待修的自行车。两名工作人员只能见缝插针地找地方维修。还有一名工作人员,甚至将车搬到了旁边停车场的空地上维修。
维修人员称,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各站点对自行车、站点进行清洁维护。若发现踏板松动、链条滑脱、轮胎气不足等小毛病,能现场处理的,会立即处理。碰上链条断裂、爆胎等大病,维护人员会将车下架到旁边锁好,打电话告诉调度工作人员,将损坏的车辆拉回维保基地。
目前,调度车辆只有3辆,也就是说一辆车要服务80多个站点。一辆调度车只能装28辆自行车,路上还经常堵车,在用车高峰时段,运力严重不够。目前,服务中心正在考虑增加调度车辆。
为了彻底解决维护场所、调度上的困难。柳州市相关部门已经规划在3座大桥桥底新建自行车维保中心,分别为文昌大桥东、河东大桥西、阳和大桥东。
文昌大桥东维保基地可以辐射河东片区,河东大桥西可以辐射柳北片区,阳和大桥东可以辐射阳和工业园、古亭山片区以及鱼峰区部分区域,人民广场则继续接纳市中心和柳南片的维保和需要调度的车辆。
如今,三个新的维保基地正准备开工建设。建好后,四个维保基地同时使用,将大大提高车辆维修、调度能力,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租还车冷热不均 增加车位和车数
这里没车租,那里没位置还车。用车高峰期,很多市民都会遇到自行车“难租难还”的麻烦事。
市民李先生居住在潭中西路潭西小区,在两公里外的河西路五菱公司上班。单位同事大多是有车一族,近期交警部门又将单位门口的停车位收回,不允许再停。若想抢到车位,只有提前半小时来。
单位离家本来就不远,小区门口就有自行车,李先生打算骑自行车上班。可是单位门口的站点只有20个车位,而像他一样由开汽车变为骑车上班的同事不断增加,在单位门口还车都要抢车位。
除了还车难,还有不少市民反映桂中大道、市中心一带经常无车可租。
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称,发现车位放满,他们会让附近维护人员将车下架到旁边锁好;站点全空无车,也会让调度车辆尽快加车。实在来不及的,甚至会先让维护人员从附近骑几辆车去添补。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也是用车的高峰期。因调度人员少、站点多,实在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调度好。
相关部门和服务中心表示,也接到不少有关车辆租用冷热不均的反映,近段时间将会再添1500多辆自行车,方便调度和市民使用。
此外,相关部门已经规划,在人口密集地区市中心、上班集中工业园区以及大型居民区周边,增加租车站点的密度,条件合适的,将在原来站点的基础上增加车位和车辆。
有破坏车辆行为 盼市民文明使用
维保中心的车辆部分是使用过多损坏,还有不少是市民不文明用车、故意破坏甚至偷盗配件所致。
去年8月,凤起新都站点两天内17辆自行车遭黑手。14辆车轮胎被划破,两辆车座包连杆被偷,还有一辆座包被划得伤痕累累。
在文昌楼西站点,曾有人拿起砖头,将租赁系统终端服务机砸烂,使租赁服务系统的线路、显示屏、租赁卡读取器等核心部件受损。
今年8月,在三中路站点,一名男子用钳子将自行车软锁剪断,将车偷走。民警通过天网,发现男子将车骑往河西方向。第二天,民警将该男子抓获,男子竟然称是“走累了”,后被行政拘留5日。
蓄意破坏,还是少数。让工作人员头疼的是,不少市民用车太随意,导致车辆损坏。例如,不少市民租车前,不仔细查看轮胎是否有气,即使气压不足还硬踩甚至长途骑行,导致气嘴被拉扯坏,或内胎严重磨损。
此外,还有一些小孩常用自行车来恶作剧,把一辆车的锁锁到另一辆车上,然后把钥匙拔掉。甚至一次性将十多辆车钥匙丢掉。一辆自行车只有两把备用钥匙,若是全部丢失,只有另外换锁。而这样的恶作剧,也大大妨碍了市民正常租用车。
自行车属于公共设施,是为方便市民出行设置。服务中心希望大家文明用车,共同爱护。若发现故意损坏或偷盗车辆行为,可以拨打自行车服务热线0772-2822222或报警反映。
为了进一步监督车辆使用情况,以及人为的恶意破坏,站点的监控摄像头也在改造升级中。原来的单个普通摄像头,将变为站点两边各一个高清摄像头,交叉监控,避免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