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作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在新国标实施、绿色出行等因素推动下,电动自行车锂电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研究机构EV Tank预测,到2025年,锂电电动自行车的渗透率将达56.40%。不过,随着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安全性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储能电源部部长指出,改装车辆、电池质量问题、改装电池、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充电是导致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爆炸的四大原因。 目前,在电动自行车锂电行业,“小作坊”“正规军”同时并存。与会人士指出,非法组装锂电池的小工坊普遍缺乏专业研发团队和引进专业生产设备的经济实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给电动自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锂电池是电动自行车的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不仅关系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关乎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的建设。多位业内人士呼吁,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标准(强标)应尽快出台。 据透露,《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于2023年底发布,这意味着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监管将进一步趋严。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原司长表示,解决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确保其质量安全,要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要以治理来保障安全、促进规范,以安全规范来促进发展。“标准化是推进治理的一个重要抓手,要以标准化来带动企业的合规生产经营。标准化包括标准的修订、标准的实施以及对实施情况的监督三个环节。” “目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产品国标GB/T36972、电摩锂电池产品国标GB/T36672都为推荐标准,而不是强制标准,同时监管部门在执法时也缺少依据来判断电池是否属于合格产品。”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表示,希望能尽快出台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要限制二次电池和次品的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的电池。 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杜绝二手劣质锂电池违规生产流入电动自行车领域,严查违法改装行为,落实好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的要求,并做好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的实施准备工作。不要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以及相关的电气线路。此外,也要加快建设集中充电换电设施,将建设集中充换电设施纳入到城市基础建设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