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18日讯 4月26日,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审查会议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召开。会上,行业专家对送审稿的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试验验证、标准文本进行了审查,围绕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提出了多项修改意见,最终一致同意本项标准通过审查。
如何选择头盔,也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困扰。“我的头盔是网购的,有3C认证的,应该会安全一些。”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妻子也骑电动车,但在电动车头盔的选择上更侧重于颜值,“我买的这款头盔一百多元,标明可以抗汽车碾轧,锤子砸,不太清楚算不算防护性能到位,但一分钱一分货应该不会错。”
“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专门规范了针对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冲击能量吸收、抗穿透性能、侧向刚度性能、佩戴装置强度、保护区域范围等相关技术指标,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李建华认为,本次强制性国标的设立弥补了此前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标准的空白,有利于头盔产品规范化发展,为消费者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1.从正规商超选购标识齐全的安全头盔;
2.挑选适合自己头型尺寸的合格头盔;用手按压缓冲层,质地致密,以不掉渣不出坑为好;
3.系上系带后用力拉一拉,看是否出现松脱或断裂;
4.护目镜要选择透明的,标准要求透光率不低于85%,带颜色的透光率不合格。
1.根据天气、出行的实际情况选择匹配的安全头盔;
2.使用时必须系紧系带;
3.头盔如果发生过一次较大撞击事故应停止使用或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4.注意保管,不要用有腐蚀性溶剂擦洗头盔外表,不要撞击头盔;
5.要注意说明书上的使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