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愿自行车引领绿色交通

时间:2015-10-09 18:17:36来源:山西新闻网作者:李清点击: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北京王府井等三个区域被划为无车区,从9点至16点禁止机动车通行,只允许行人及自行车出入。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北京将在82条市属道路施划彩色自行车道,争取到2020年,全市自行车出行比例由目前12%提升到18%。

  世界无车日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低碳出行体验活动,目的是鼓励和倡导人们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尤其在交通拥堵的城市,外出多乘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北京计划通过彩色标识给自行车一族以“路权”,鼓励市民骑车出行,值得点赞与大力提倡。自行车专用道,通过颜色的标注,提醒机动车司机注意骑车人的安全。

  地处北欧的丹麦,全国500万人口中拥有400多万辆自行车,首都哥本哈根60%的市民每天骑自行车出行。哥本哈根用20多年时间修建总长度300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其中市中心到火车站的自行车快速道没有一个红灯,每天3万多骑车人通过这条快速道上下班。为保证骑车人安全,政府严禁机动车驶入自行车专用道。同时政府部门率先垂范,为公务员配备公务自行车,用于同城内到政府机构办事,最大限度减少汽车使用。

  我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如今城市交通却几乎被汽车独占,冷落自行车成为普遍的大众心理,在许多人心目中,开车的不是官员,就是有钱人,骑自行车肯定是穷人一族。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对汽车“情有独钟”,像哥本哈根那样畅通无阻的自行车专用道,在中国城市几乎难寻,人车混道,一些司机文明素质较差,汽车太狂,骑车人上路普遍感到不安全。

  如果一座城市被汽车“独霸天下”显然非福也,发达国家汽车灾难早就有前车之鉴,而我们的大城市正步其后尘,汹涌澎湃的汽车潮让城市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数据显示,汽车尾气排放是制造城市PM2.5的头号祸首,城市减排,必须善待绿色交通工具自行车。

  鼓励自行车出行,除了加快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等硬件设施外,还需要弘扬“自行车文化”。如今汽车文化风靡社会,却未见有宣传自行车文化的,其实自行车比汽车更有“文化”,骑自行车崇尚自然,是绿色文化;骑车锻炼身体,是体育文化;骑车省钱,是经济文化;自行车比汽车历史悠久,更有传统文化。

  台湾地区将每年5月5日定为“自行车日”,成为弘扬自行车文化的大众节日,我们不妨借鉴,以促进观念鼎新革故,让自行车重新成为大众的“爱物”。

  以人为本和生态至上的城市,污染零排放的自行车应备受礼待。但现实是,一些城市以道路资源紧张为由,使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成为“路漫漫其修远兮”,这实际是汽车至上观念。无论是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还是从节能、环保考虑,骑车人都应有自己安全、快捷的专用道,这是和谐城市的必然选择,哥本哈根等国外城市青睐自行车专用道当给我们启示。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