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北京市开展第二波次电动自行车隐患夜查

时间:2024-06-03 09:47:08来源:作者:点击:

 按照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工作部署,5月29日晚,北京市开展第二波次的集中夜查行动,清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北京市共出动检查组3500余个,人员2万余人,检查居民小区和单位1万余个,清理和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2000余处,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

 

据了解,本次夜查主要围绕居民小区、“三合一”场所、沿街门店、村民自建房、电动自行车销售点等等,重点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开展检查。

 

劝居民停止“飞线充电”

 

“这就是典型的飞线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一充就是一夜,很容易电池过载造成短路起火。”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的防火监督员说。

 

在望园东里东区的一栋居民楼前,防火监督员顺着空中垂下的电线发现了一辆被防雨布包裹的电动自行车,这辆车处于充电状态,随后,社区的工作人员没收了延伸出的接线板。

 

在大兴村黄村镇桂村,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发现,部分居民把插线板拉到室外,给停放在室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就是“飞线充电”。防火监督员提醒道:“把插线板拉到室外充电是很危险的行为,容易引发火灾。”

 

居民大多抱怨充电桩“太远”“不方便”,经过走访发现,大概走路三四百米就可以到达充电桩。

 

经过防火监督员的劝说,居民们普遍意识到了“飞线充电”背后的安全隐患,同意将插线板拿回室内,并表示会提示不在家的邻居,以后避免“飞线充电”。

 

 

楼道、门厅停放问题突出

 

在房山区羊耳峪西区和富燕新村小区,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的防火监督员发现,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一层门厅里,一旦发生火灾,整个单元楼的 “生命通道”都将弥漫着浓烟,影响逃生,十分危险。防火监督员指出问题后,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的巡查检查。

 

平谷区消防救援支队则在北京城建樂知筑小区夜查时发现,当防火监督员返回刚刚检查过的单元楼,又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了单元门厅入口处。防火监督员告知物业立即联系车主。“车主联系不上,也没有登记信息,可能是刚进来的访客……”物业工作人员说。

 

在得知无法与车主取得联系,且未对入园电动自行车登记后,防火监督员立刻命令检查员与物业人员共同将电动自行车移至楼外固定停放处,后期再由物业管理人员告知车主。

 

石景山区消防救援支队的防火监督员,针对第一波次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集中夜查中检查过的地方进行“回头看”。结果发现,西山麓园小区共6栋楼,竟有3栋楼的公共门厅里还停放着电动自行车。随后,防火监督员联合物业管理人员现场联系车主,将停放在门厅内的电动自行车现场挪走。同时针对这一问题,防火监督员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约谈,要求物业强化电动自行车管控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对管理弱化的物业服务企业和拒不改正的电动自行车主,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销售、停放的管理

 

“电动自行车电池你们是如何管理的?”“店里配备了哪些消防设施?”顺义区消防救援支队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点开展夜查。防火监督员围绕电动自行车及电池是否标有合法正规生产厂家标志、是否违规改造改装以及电动自行车电池管理等情况进行排摸检查。

 

商家表示所有电池都会统一放在储存柜里集中管理,同时让店员向防火监督员演示了消防设施的正确操作使用。防火监督员建议商家在电池储存柜里增配消防设施,并做好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同时向商家说明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重要性,并要求商家要继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售卖车辆。防火监督员提示,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环节的消防安全管理,不得误导、帮助消费者加装、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

 

为了更好的管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安全工作,海淀区560余个社区则均实行了电动自行车赋码登记管理措施,利用二维码登记、管理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以及车辆的信息,方便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到车主进行针对性处理。此次夜查,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发现一辆没有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也是通过扫码第一时间找到了电动自行车车主,随后劝导将其电池携带至户外进行充电。

------分隔线----------------------------
小编推荐